很多人都非常好奇,当患上关节炎后关节发生了哪些变化?具体看上图,下面进行详细的解释:
人类的髋关节和膝关节是造物主的杰作。但不幸的是就像人体所有高性能系统一样,它们也将经历不断磨损的过程。与其它关节相比,它们将更为经常地受到所谓关节炎的影响。
在患上关节炎后,关节将发生病理性磨损,其磨损速度将会加快:
位于关节骨表面并使得关节面之间可以实现“无摩擦”运动的关节软骨将会磨损并且变得粗糙不平,很快便不能承受正常的体重负荷。从关节面脱落的小颗粒将刺激关节内囊,然后使关节产生更多的关节液。这将导致关节炎症,增加疼痛和不适。医生们称之为活动性骨关节炎。
随着疾病进展,软骨下的骨质也将发生改变。为补偿软骨缺损,软骨下的骨质将变得更加坚硬并在关节表面边缘形成骨赘。这些改变,特别是当发生在髋关节内时,将会造成关节活动范围的不断受限。在关节炎的最终阶段,关节可能被完全包裹在骨赘中,关节软骨甚至可能被彻底磨损。此时,骨与骨之间将直接摩擦并形成摩擦声。
当骨与骨之间摩擦时,关节间隙由于减小会导致关节变形,并且会感觉到疼痛,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感觉疼痛往往关节炎已经非常严重了。
关节炎的风险因素有哪些?
在多数病例中,尚有许多其他风险因素,但是并不能将其视为就是造成关节炎的确定性因素。
只有在继发性关节炎中可以判定出某些具有确定性的致病原因,特别是在关节炎是继发于另一种疾病或损伤时,比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骨折、半月板损伤或全身炎症。这是一种自动免疫系统疾病,可以通过患者自有组织对关节进行攻击。
特别是在髋关节中,一种解剖变形(例如发育异常)也可以导致关节炎。与之类似,经过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也可以导致对股骨头的局部破坏,这被称为股骨头坏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