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四,淄博莲池骨科医院成功为一名95岁老人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,目前老人术后恢复良好,预计下周出院。

家住张店区的张奶奶出生于1922年,今年已经95岁高龄,14日一早在家中不慎摔倒,送往莲池骨科医院拍片检查后发现,右侧股骨颈骨折。
虽然已经接诊过许多八九十岁的患者,但是面对这样一位超高龄又合并慢性心衰的老人,莲池骨科医院的医生依然是如履薄冰。
家属认为老人年纪太大,起初是希望能够保守治疗,但股骨颈骨折如果保守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卧床。而老人长期卧床极有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、坠积性肺炎、褥疮、尿路感染等并发症,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。
因为保守治疗风险太高,因此莲池骨科的医生们为老人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评估,并做好了充分的术前术中预案,尽量降低风险,确保老人能够安全的接受手术。
在听取了医生的建议和利弊分析后,家人也同意老人接受手术治疗。
住院当晚,老人因为创伤反应身体不适,值班医生和护士在老人床前守了一夜,随时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,并给予治疗处理,缓解老人的不适感。
经过两天的身体调整和术前准备,老人于16日接受了股骨头置换手术,术后两个多小时就能下床站一站,走几步了。

术后第二天,病人家属来监护室探视时,看到老人能自己扶着助行器下地走路了,都非常高兴,赶紧掏出手机来拍下视频。“老人已经95岁了,骨折之前在家也要扶着拐杖慢慢走,没想到术后这么快又能站起来了!”
康复师也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,躺在床上做锻炼、坐在床边抬沙袋、扶着助行器走路,都是老人每天都需要坚持的康复功课。

老人年纪大了记不住护士的叮嘱,有什么需求也不记得按呼叫器,因此在她醒着的时候几乎离不了人。为此,护士长也特地把她的病床安排在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,方便护士经常过去照料。
经过医疗团队精心的护理和治疗,老人现在已经恢复得跟骨折前差不多了,时不时在病房和走廊走一走,去护士站和其他病房串串门。
老人预计下周就能顺利出院了,为老人主刀的骨科医生王栋表示,冬季衣服臃肿行动不便,老年人又普遍存在骨质疏松,一旦摔倒很容易出现髋部骨折。积极手术治疗能让病人很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水平,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年龄问题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。